您可以從我們發布的文章中查詢到新的海選信息、在線鑒寶流程、藏品征集活動等新消息。
網絡鑒定,藏友曬寶!請咨詢客服哦!
敬請悉知,謹防被騙!
歡迎您在喜歡的文章后留言,客服看到您的留言將會時間進行回復
華豫之門報名時間咨詢客服
seline;text-indent:28px;color:#333333;background-color:#FFFFFF;"> 春拍“供御—宮廷瓷器及古董珍玩”在嘉德藝術中心舉槌,本場共98件精品上拍。其中,明宣德御制澄泥浮雕獅紋蟋蟀盆以720萬元起拍,800萬元落槌,加傭金最終920萬元成交。(拍前估價:RMB 8,000,000-12,000,000)
>
明宣德 御制澄泥浮雕獅紋蟋蟀盆
罐鼓形,蓋面及底足玉璧形。蓋面及罐身最底為素地,其上再滿飾纏枝蓮紋,蓮紋之上再有五組動作神態均略不相同的“雙獅戲球”圖案,上兩獅相向,爪挾繡球,球上陰刻方勝錦紋,左右飄素綢,其中罐身四組,蓋面一組。獅紋肌肉處以減地來表現力度,以陰刻線表現獅身毛發,刀工細膩,活靈活現。蓋底及罐身內壁落“大明宣德年造”方框豎款。
在宋代之前,蟋蟀主要作為“鳴蟲”出現在古人的生活中。唐代天寶年間的宮人,將蟋蟀裝入金絲籠內置于枕邊,在入夜后,人靜時,盡情欣賞它如泣如訴的鳴奏。至宋時,蟋蟀從演奏家變為了斗士。
《御花園賞玩圖》局部
宣德皇帝朱瞻基(1398-1435)1425年繼位,1435年春病逝,年僅三十六歲。雖然僅有短暫的九年零七個月。然則,這段時期卻為明王朝最輝煌的一段太平盛世。關于宣德皇帝的文獻頗多,既有關于其軍政功績的溢美之詞,也有關于其“雅尚詞翰”、“精于繪事”之類高雅情趣的記載,另還有一條為:“酷好促織之戲”。宣德以降,明代宮廷內促織之風不減,可見如宮廷畫《御花園賞玩圖》,即有成化皇帝朱見深斗蟋蟀的場景。
是此春拍的“明宣德 御制澄泥獅紋蟋蟀罐”,近年來凡論述蟋蟀罐的文章中均有引用,而最早將其錄入書中的,則是聞名遐邇的北京第一“玩”家,王世襄先生。殷實的家境讓王世襄先生在年少時期,得以肆意發展個人愛好,如斗蟋蟀、養鴿、架鷹等。在《明式家具研究》、《髹飾錄解說》等專業著作蜚聲海外后,也將年少時的愛好進行了系統的整理,并寫出了《說葫蘆》、《明代鴿經 清代鴿譜》、《蟋蟀譜集成》等書,為中國傳統民間游藝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。